一、基本情况
地块名称:饶平县现代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饶平县凤江新城实验学校及幼儿园新建工程地块
占地面积:46720.73 m2
地理位置:饶平县联饶镇山门村汕汾高速公路南侧
土地使用权人:饶平县教育局
地块原用地性质:山门村林地
地块土地利用现状:已征转为建设用地(空闲地)
未来规划:教育科研用地
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单位:同创伟业(广东)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土壤现场快速检测单位:同创伟业(广东)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启动调查缘由:调查地块原为山门村林地,拟变更为教育科研用地,开发建设新城实验学校及幼儿园。根据《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试行)》(自然资发〔2023〕234号),学校及幼儿园属于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依据《土壤污染防治法》第59条第二款,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变更前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
二、第一阶段调查—污染识别结果
(一)第一阶段调查工作开展时间为2025年4~7月。饶平县现代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饶平县凤江新城实验学校及幼儿园新建工程地块(以下简称调查地块)现状为已完成征收的建设用地,目前为空闲地。调查地块西北侧区域(约4080 m2)已完成清表和土地平整;剩余42640.7 m2仍在种植龙眼和黄皮。
(二)调查地块的历史比较简单,用地征转为建设用地前(2025年以前)一直为饶平县联饶镇山门村林地,种植龙眼、黄皮等果树,历史上不涉及工业企业生产活动。
(三)调查地块周边50m的用地现状和历史均为联饶镇山门村的林地,未有开发建设,不存在工业企业生产活动。周边500m范围为山门村林地和旱地,不涉及居民区、学校、医院、饮用水源保护区等敏感目标,周边500m也无工业企业。
(四)我司于2025年7月3-4日对调查地块进行土壤挥发性有机物和重金属现场快速筛查检测,按照系统布点法划定了40m×40m网格,在每个网格中心设置土壤快速检测点位,共设置了30个土壤现场快速检测点位。土壤现场快速检测结果表明:调查地块内土壤中挥发性有机物和重金属的含量均未发现有异常情况。根据快速检测结果,可推断(通过定性或半定量分析)土壤中的重金属和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第一类用地筛选值。
(五)由于调查地块属于农用地拟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按照《广东省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及效果评估报告技术审查要点(修订版)》(2024年)的要求以开展污染识别为主。根据污染识别结果,调查地块在各个历史使用阶段均符合以下情况:
1.地块历史情况调查
①历史上不涉及工矿用途、规模化养殖、有毒有害物质储存与输送;
②历史上不涉及环境污染事故、危险废物堆放、固废堆放与倾倒、固废填埋等;
③历史上不涉及工业废水污染;
④无历史监测数据表明有污染;
⑤历史上不存在其它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情形。
2.地块现场状况调查
①不存在被污染迹象;
②不存在来自周边污染源的污染风险。
三、初步调查结论
依据《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HJ 25.1-2019)第4.2.1条的规定和《广东省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及效果评估报告技术审查要点(修订版)》(2024年),若第一阶段调查确认地块内及周围区域当前和历史上均无可能的污染源,则认为地块的环境状况可以接受,调查活动可以结束。我司通过资料收集、现场踏勘和人员访谈分析确认调查地块当前和历史上均无潜在污染源,且周边区域也不存在可能对调查地块土壤和地下水产生影响的污染源。依据HJ 25.1第4.2.1条的规定,认为调查地块的土壤环境质量可接受,调查活动结束。
调查地块符合《广东省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及效果评估报告技术审查要点(修订版)》(2024年)规定的农用地拟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污染识别的条件。经第一阶段调查确认,饶平县现代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饶平县凤江新城实验学校及幼儿园新建工程地块当前及周边当前和历史上不存在土壤潜在污染源,无需开展土壤污染状况第二阶段调查。调查地块不属于污染地块,后期可作为教育科研用地开发建设新城实验学校及幼儿园。